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柳南動態

《光明日報》刊發陳剛署名文章:打造區域性人才集聚區和面向東盟的國際人才高地

來源:精彩柳南  |    2025-06-24 09:18    |   作者:

6月23日,《光明日報》第4版《連續報道·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欄目刊發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署名文章《打造區域性人才集聚區和面向東盟的國際人才高地》,全文如下——

6月23日《光明日報》4版版面截圖。


打造區域性人才集聚區

和面向東盟的國際人才高地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必須堅持黨管人才,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廣西背靠大西南,毗鄰粵港澳,通衢東南亞,是海上絲路重要樞紐,是中國面向東盟合作的“橋頭堡”,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中肩負重要使命。自治區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關于廣西工作的重要要求,把黨管人才原則貫穿人才工作全過程,堅持“抓人才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堅持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深入實施科教興桂、人才強桂和創新驅動戰略,主動擁抱人工智能時代,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區域性人才集聚區和面向東盟的國際人才高地,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堅持人才優先發展、引領發展,把人才作為搶機遇、興廣西的最寶貴資源。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當前,廣西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時期,比任何時候都更渴求人才,更能為各領域人才奮斗逐夢提供廣闊天地和良好平臺。自治區黨委把人才作為廣西的創新之基、競爭之本、動力之源,推動各級黨委“一把手”親自抓、優先抓,以人才工作的主動掌握創新主動、競爭主動、發展主動。將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作為推進廣西高質量發展全局的戰略舉措,搶抓國家實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設普惠計劃等重大機遇,深化自治區“1+N”人才發展示范區建設,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出臺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人才引領支撐等若干措施,推動廣西機遇與人才機遇同步精彩綻放、廣西發展與人才發展同步華麗蝶變。

堅持梯次銜接、雁陣成型,以高匹配度、高價值感的支撐體系延攬各方英才。正確處理客觀與主觀、內力與外力、所有與所用的關系,強化人才共享理念和柔性引才理念,不求帽子、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不斷健全引才用才育才良性循環工作機制,面向不同人才群體出臺針對性政策舉措,讓人才享有充分的陽光雨露、擁有廣闊的創業舞臺。著眼“燃眉之急”“長遠所需”,建設定位清晰、層次分明、相互銜接的“頂尖—領軍—青年”項目體系,實行全鏈條培養、全周期賦能支撐機制,打好“機制+資金+項目”組合拳,實施八桂學者、特聘專家、人才小高地等項目,開展人工智能等14個行業領域人才專項培養支持計劃,推動領軍人才參與重大項目和工程、領銜創新攻關;實施青苗人才普惠性支持政策、八桂青年拔尖人才培養項目、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設立青年科技獎,推動青年人才挑大梁、擔重任、當主角;舉辦9期“八桂之約·院士冬令營”活動,持續定向“雙一流”建設高校招錄選調生,用好東西部協作政策,深化教育、醫療、科技人才“組團式”幫扶,讓各類人才在八桂大地都能盡展其才、盡建其功。

堅持系統思維、整體觀念,推動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共融共生、相互成就。把以人才集聚促進創新要素和產業資源全面精準銜接、高效有序互動作為贏得高質量發展主動權的關鍵之舉,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同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合作交流,成立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推動京桂“人工智能+”創新合作,建設一批國家和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組建廣西(上海、深圳)產業合作中心,培育24家“地方政府+龍頭企業+核心高校和科研院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創新聯合體,讓產業“梧桐樹”引來更多“金鳳凰”。深入開展科技攻關“尖鋒”行動,聚焦7個重點產業領域實施重大項目220項、突破重大技術254項,選派460名科技特派員、95個企業科技特派團與全區555家企業“結對”服務,積極發展“科創融智貸”“知識產權質押貸”等科技金融,加快形成人才推動四鏈一體貫通、四鏈深度融合成就人才的良好生態。

堅持向海圖強、開放發展,讓人才有更廣闊的發展平臺、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充分發揮廣西區位優勢,積極服務國家周邊外交和對外開放大局,以人工智能為主題舉辦東博會、峰會,以“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為切入點,以高水平建設面向東盟的數字人才試驗區、科技創新合作區、職業教育開放合作創新高地和中國—東盟教育開放合作試驗區為牽引,協力打造“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的發展路徑,加快建設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大模型應用實驗室、人工智能安全示范中心等,打造集“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產業孵化、國際合作”于一體的人工智能教科產融合基地。實施“東盟杰出青年科學家入桂工作項目”“八桂之光”訪學研修計劃,每年遴選資助300名青年科技人才赴科技發達國家、東盟國家、國內科教發達地區訪學研修;持續舉辦面向東盟的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海內外高端人才創新創業成果交流等活動,累計吸引1500多位海內外高端人才攜“高精尖”項目參展和對接,讓開放發展“大賽道”成為人才施展抱負的“大舞臺”。

堅持創新引領、改革賦能,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最大限度釋放人才效能。以改革增動力、添活力、爭一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著力健全支撐產業創新發展的重點學科建設機制、健全重點學科發展的靶向引才機制、健全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創新機制,從體制機制上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深化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勵、保護、評價、服務體制機制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影響人才發展的陳舊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建立高吸引力的人才生態,完善人才評價激勵體系,深化科教界“帽子”治理,開展高層次急需緊缺特殊人才直接評審高級職稱工作,開辟海內外優秀特殊人才申報高級職稱“綠色通道”,支持自主確定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執行特殊工資制度,每年統籌調劑500名人才專項事業編制保障自治區本級引進高層次人才,增強人才的價值感、獲得感。優化“一站式”服務,以最大誠意、最優服務竭盡所能為各類人才排憂解難,靠事業聚人、靠公平選人、靠機制用人、靠服務留人,讓他們在廣西心無旁騖創業創新創造。



柳南動態
《光明日報》刊發陳剛署名文章:打造區域性人才集聚區和面向東盟的國際人才高地
來源:精彩柳南 時間:2025-06-24 09:18

6月23日,《光明日報》第4版《連續報道·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欄目刊發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署名文章《打造區域性人才集聚區和面向東盟的國際人才高地》,全文如下——

6月23日《光明日報》4版版面截圖。


打造區域性人才集聚區

和面向東盟的國際人才高地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必須堅持黨管人才,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廣西背靠大西南,毗鄰粵港澳,通衢東南亞,是海上絲路重要樞紐,是中國面向東盟合作的“橋頭堡”,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中肩負重要使命。自治區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關于廣西工作的重要要求,把黨管人才原則貫穿人才工作全過程,堅持“抓人才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堅持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深入實施科教興桂、人才強桂和創新驅動戰略,主動擁抱人工智能時代,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區域性人才集聚區和面向東盟的國際人才高地,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堅持人才優先發展、引領發展,把人才作為搶機遇、興廣西的最寶貴資源。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當前,廣西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時期,比任何時候都更渴求人才,更能為各領域人才奮斗逐夢提供廣闊天地和良好平臺。自治區黨委把人才作為廣西的創新之基、競爭之本、動力之源,推動各級黨委“一把手”親自抓、優先抓,以人才工作的主動掌握創新主動、競爭主動、發展主動。將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作為推進廣西高質量發展全局的戰略舉措,搶抓國家實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設普惠計劃等重大機遇,深化自治區“1+N”人才發展示范區建設,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出臺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人才引領支撐等若干措施,推動廣西機遇與人才機遇同步精彩綻放、廣西發展與人才發展同步華麗蝶變。

堅持梯次銜接、雁陣成型,以高匹配度、高價值感的支撐體系延攬各方英才。正確處理客觀與主觀、內力與外力、所有與所用的關系,強化人才共享理念和柔性引才理念,不求帽子、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不斷健全引才用才育才良性循環工作機制,面向不同人才群體出臺針對性政策舉措,讓人才享有充分的陽光雨露、擁有廣闊的創業舞臺。著眼“燃眉之急”“長遠所需”,建設定位清晰、層次分明、相互銜接的“頂尖—領軍—青年”項目體系,實行全鏈條培養、全周期賦能支撐機制,打好“機制+資金+項目”組合拳,實施八桂學者、特聘專家、人才小高地等項目,開展人工智能等14個行業領域人才專項培養支持計劃,推動領軍人才參與重大項目和工程、領銜創新攻關;實施青苗人才普惠性支持政策、八桂青年拔尖人才培養項目、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設立青年科技獎,推動青年人才挑大梁、擔重任、當主角;舉辦9期“八桂之約·院士冬令營”活動,持續定向“雙一流”建設高校招錄選調生,用好東西部協作政策,深化教育、醫療、科技人才“組團式”幫扶,讓各類人才在八桂大地都能盡展其才、盡建其功。

堅持系統思維、整體觀念,推動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共融共生、相互成就。把以人才集聚促進創新要素和產業資源全面精準銜接、高效有序互動作為贏得高質量發展主動權的關鍵之舉,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同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合作交流,成立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推動京桂“人工智能+”創新合作,建設一批國家和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組建廣西(上海、深圳)產業合作中心,培育24家“地方政府+龍頭企業+核心高校和科研院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創新聯合體,讓產業“梧桐樹”引來更多“金鳳凰”。深入開展科技攻關“尖鋒”行動,聚焦7個重點產業領域實施重大項目220項、突破重大技術254項,選派460名科技特派員、95個企業科技特派團與全區555家企業“結對”服務,積極發展“科創融智貸”“知識產權質押貸”等科技金融,加快形成人才推動四鏈一體貫通、四鏈深度融合成就人才的良好生態。

堅持向海圖強、開放發展,讓人才有更廣闊的發展平臺、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充分發揮廣西區位優勢,積極服務國家周邊外交和對外開放大局,以人工智能為主題舉辦東博會、峰會,以“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為切入點,以高水平建設面向東盟的數字人才試驗區、科技創新合作區、職業教育開放合作創新高地和中國—東盟教育開放合作試驗區為牽引,協力打造“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的發展路徑,加快建設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大模型應用實驗室、人工智能安全示范中心等,打造集“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產業孵化、國際合作”于一體的人工智能教科產融合基地。實施“東盟杰出青年科學家入桂工作項目”“八桂之光”訪學研修計劃,每年遴選資助300名青年科技人才赴科技發達國家、東盟國家、國內科教發達地區訪學研修;持續舉辦面向東盟的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海內外高端人才創新創業成果交流等活動,累計吸引1500多位海內外高端人才攜“高精尖”項目參展和對接,讓開放發展“大賽道”成為人才施展抱負的“大舞臺”。

堅持創新引領、改革賦能,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最大限度釋放人才效能。以改革增動力、添活力、爭一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著力健全支撐產業創新發展的重點學科建設機制、健全重點學科發展的靶向引才機制、健全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創新機制,從體制機制上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深化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勵、保護、評價、服務體制機制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影響人才發展的陳舊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建立高吸引力的人才生態,完善人才評價激勵體系,深化科教界“帽子”治理,開展高層次急需緊缺特殊人才直接評審高級職稱工作,開辟海內外優秀特殊人才申報高級職稱“綠色通道”,支持自主確定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執行特殊工資制度,每年統籌調劑500名人才專項事業編制保障自治區本級引進高層次人才,增強人才的價值感、獲得感。優化“一站式”服務,以最大誠意、最優服務竭盡所能為各類人才排憂解難,靠事業聚人、靠公平選人、靠機制用人、靠服務留人,讓他們在廣西心無旁騖創業創新創造。



主辦單位:柳南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柳南區發展和改革局
地址:柳州市柳南區潭中西路10號柳南區政府元信大樓11樓
電話:0772-3725701 郵箱:lnqfgj@163.com
網站標識碼:4502040001
久久精品a一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尤物TV国产精品看片在线| 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669| 久久久久久久久66精品片|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欧美黑人巨大精品videos|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 第一福利永久视频精品| 99国产精品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 99精品福利国产在线导航|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久久久久久九九99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精品亚洲国产成AV人片传媒|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91精品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538精品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国产中老年妇女精品|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在线视频日韩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