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南區人民政府關于201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9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來源: 柳南區人民政府  |   發布日期: 2019-01-24 17:59   


目錄

第一部分?柳南區201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9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第二部分?2019年柳南區政府預算表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表

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

三、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表

四、一般公共預算本級基本支出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表

六、政府一般債務限額和余額情況表

七、政府性基金收入表

八、政府性基金支出表

九、本級政府性基金支出表

十、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表

十一、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和余額情況表

十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表

十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

十四、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

十五、對下安排轉移支付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

十六、社會保險基金收入表

十七、社會保險基金支出表

十八、部門預算支出經濟分類預算表

第三部分?2019年柳南區本級政府預算情況說明

一、2019年柳南區轉移支付預算情況說明

二、2019年柳南區債務情況說明

三、2019年柳南區“三公”經費支出預算情況

四、2019年柳南區預算績效開展情況

第四部分?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柳南區201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9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各位代表:

受區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2018年度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9年財政預算(草案),請予審查,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面對著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的內部壓力,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的監督指導、區政協的民主監督下,認真落實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各項決議,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充分發揮財政職能,堅持穩中求進,深化財稅改革,切實保障民生需要,加強財政監管,財政運行和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以財政發展新成績獻禮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和自治區成立60周年。

一、區本級公共財政預算執行總體情況

(一)組織財政收入完成情況。全區完成組織財政收入459,168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09%,比2017年完成數增加34,398萬元,增長8.1%。順利完成區十二屆人大第三次會議批準的收入計劃。其中: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4,066萬元;上劃中央“兩稅”和所得稅收入294,837萬元,增長43.27%;上劃自治區“五稅”收入41,587萬元,下降28.1%;上劃柳州市收入48,678萬元,下降34.02%。

(二)公共財政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155,241萬元。其中: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4,066萬元;轉移性收入81,175萬元,其中:上級補助收入73,340萬元,上年結余700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7,135萬元。上級補助收入包含返還性收入3,110萬元,一般轉移支付收入49,376萬元,專項轉移支付收入20,854萬元。

全區公共財政總支出155,241萬元。其中: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46,325萬元,上解上級支出8,762萬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54萬元。

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項目執行情況

區本級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4,066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2%。其中:稅收收入63,524萬元,下降18.98%;非稅收入10,542萬元,增長18.03%,非稅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14.23%。稅收收入中:國內增值稅完成28,432萬元,企業所得稅完成6,341萬元,個人所得稅完成2,502萬元,城維稅完成7,562萬元,房產稅完成11,865萬元,資源稅完成1,405萬元,印花稅完成5,347萬元,車船稅完成67萬元,營業稅3萬元。

2.公共財政預算支出項目執行情況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16,901萬元。主要用于黨政機關的正常運行。

(2)國防29萬元。

(3)公共安全6,359萬元,主要用于法院、檢察院、司法局等辦案業務費、裝備費、檢察院一站式檢務大廳、法院審判綜合樓建設工程款等。

(4)教育45,584萬元,主要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要求,落實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發放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以獎代補”資金等。

(5)科學技術883萬元。主要用于公共技術服務孵化平臺建設以及專利發明補助。

(6)文化體育與傳媒630萬元。主要用于發展群眾體育及文體設施建設。

(7)社會保障與就業26,107萬元。主要用于對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農保、城居保的補助。

(8)醫療衛生14,413萬元。主要用于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水平。

(9)節能環保411萬元。

(10)城鄉社區事務15,755萬元。主要用于社區服務場所新建及改擴建、城市執法、城市環境衛生事業的支出。

(11)農林水事務10,997萬元。主要用柳州市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項目建設,通屯道路建設,精準扶貧的產業扶持等。

(12)資源勘測電力信息事務4,206萬元。主要用于招商引資,經濟發展管理責任落實等。

(13)商業服務業1,025萬元

(14)金融支出5萬元

(15)國土資源氣象等事務103萬元。

(16)住房保障2,694萬元。主要是按照公積金管理相關規定用于繳存各類在崗人員的公積金。

(17)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123萬元,該科目為2019年新科目,主要為安全生產監督及各項災害防治支出。

(18)其他支出100萬元。

為同口徑對比2019年預算草案,2018年執行數已按2019年的功能科目調整執行數據。

二、2018年政府性基金執行總體情況

政府性基金總收入為21,233萬元,其中:上級補助基金21,093萬元,上年結余140萬元。主要項目為社區服務場所建設資金383.5萬元,柳南區出入口沿線建筑物景觀提升工程216萬元,農村改廁改廚項目162.45萬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資金20,000萬元。

政府性基金總支出為21,233萬元,收支平衡。

三、2018年社保基金執行總體情況

社?;鹗杖霝?5,141萬元,支出為37,572萬元,收支相抵,滾存結余3,382萬元。

以上有關預算執行的具體情況詳見附件。

(備注:上述預算執行情況數據,均為快報統計數據,在完成決算審查匯總與上級財政結算后會有所變化,最終執行結果以決算數為準)

四、2018年落實區人大決議情況

過去一年,按照柳南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對2018年預算的決議及人大財經委的審查意見,我們全面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堅持依法理財、深化改革,不斷強化財政收支管理,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積極爭取資金支持,綜合財力補助明顯增長。針對我區收支矛盾突出的現實情況,區財政積極向上級財政反映,結合財政體制改革,爭取上級財力支持,2018年全區共爭取上級資金94,433萬元,較2017年(60,286萬元)增加34,147萬元,同比增長56.65 %。其中:獲得均衡性轉移支付9,531萬元,激勵性轉移支付3,789萬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資金20,000萬元。同時各部門結合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其中:螺螄粉小鎮培育經費1000萬元,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經費6700萬元,研學基地建設經費1000萬元,工業園區基建資金1500萬元,宏華蛋雞養殖示范基地建設資金400萬元,有力保證了全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二)優化支出結構,民生保障顯著增強。區政府克服財力不足的困難,在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同時,重點保障各項剛性支出和民生支出。一是落實扶貧資金增量政策,加大扶貧投入,為我區脫貧攻堅提供資金支持,全年安排區本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640萬元,較上年增長36%,結合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全年撥付扶貧專項資金1966.64萬元,同時做好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和監督工作,確保扶貧資金能安全、高效使用。另外撥付257.02萬元用于建檔立卡戶的危房改造、養老保險補助、醫療補助兜底、陽光助學等項目,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支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年撥付教育資金45,584萬元,提高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改善學?;A設施,提高師資水平,推進校園信息化建設,完善教育事業大學區制管理全面推進。三是支持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撥付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財政補助7,127萬元;落實基本公衛補助55元/人,撥付2303萬元專項資金;撥付685萬元落實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和扶助政策;撥付3342萬元推進社區服務用房和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不斷加大社會救助,統籌做好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工作,目前城鎮低保標準提高至605元/人?月,農村低保標準提高至3852元/人?年,低保補助水平均高于自治區平均水平;累計救濟城鄉低保對象2.25萬人次、困難對象1889人次。四是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落實耕地地力補貼資金179萬元,整合征地包干經費1,000萬元用于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螺螄粉小鎮,撥付667萬元用于通屯道路建設。

(三)積極落實穩增長政策,促進產業升級轉型實現新發展。撥付1,515萬元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及柳鋼熔劑項目道路建設,撥付1,370萬元用于支持轄區企業發展及科技創新。撥付486萬元用于培育產業集聚區和扶持限額以上企業,增強第三產業活力。

(四)財政管理體制改革進展順利。一是配合市財政局做好體制改革工作,全面摸清城區收支基數和財力情況。配合市財政局理順托管洛滿鎮、流山鎮財政收支及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二是堅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防范化解政府性債務風險的工作要求,堅決遏制隱性債務。三是加強財政資金的監督管理,尤其是財政扶貧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四是做好洛滿流山兩鎮國有資產的移交工作,按時按計劃完成轄區內的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物業分離移交任務。

總的來看,2018年財政運行基本平穩,各項財政改革工作取得了新進展,但同時,財政運行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在收入增長基礎不穩固,財政增收難度加大,部分支出結構也有待優化,預算約束有待進一步加強;項目前期準備不充分,導致部分專項資金支出較慢、進度不均衡,資金結余規模大的現象仍然存在,財政資金使用績效需進一步提高。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聚焦問題、找準根源、精準發力,切實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2019年財政預算草案

一、財政預算編制指導思想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做好2019年財政經濟工作,既面臨嚴峻挑戰,也面臨重大機遇。一方面,我區轉型升級、結構調整、質量提升的任務艱巨,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的基礎不牢固,加快脫貧攻堅、民生政策提標擴面等剛性支出需求大幅增長,財政收支矛盾更加尖銳;另一方面,持續推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我們將迎難而上、緊抓機遇,堅決履行好財政服務全區高質量發展的使命,科學合理安排2019年預算,更好地統籌資金保障全區重點工作,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根據中央、自治區、柳州市和區委的有關要求,結合我區財政收支形勢,2019年預算編制總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區委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厲行節約,加大財政資金統籌力度,優化支出結構。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全面實施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完善預算管理,推進財政信息公開,提高財政資金透明度,努力構建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為實現“三個率先,兩個建成”戰略目標和建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新柳南提供堅強的財力保障。

二、2019年公共財政預算安排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2019年全區組織財政收入預期目標489,014萬元,增長6.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4,817萬元,增長0.6%;上劃中央“兩稅”收入和所得稅收入307,781萬元,增長4.37%;上劃自治區“四稅”收入64,421萬元,增長53.61%;上劃柳州市收入41,995萬元,下降13.73%。

(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主要安排如下:

全區公共財政總收入安排133,077萬元,其中:當年公共預算收入安排74,817萬元(其中:稅收收入66,498萬元,非稅收入8,319萬元);轉移性收入58260萬元。轉移性收入中,上級補助收入58,106萬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54萬元。上級補助收入包含:返還性收入4,180萬元,一般性轉移收入53,921萬元,專項轉移支付5萬元。

我區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安排133,077萬元,其中: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131,077萬元;上解支出2,000萬元。

(二)公共財政預算支出主要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14,587萬元,同比2018年預算下降10%,主要是減少一般性支出。

(2)國防支出38萬元,同比2018年預算增長153%,主要是增加應征入伍大學生家庭一次性獎勵。

(3)公共安全支出5,058萬元。主要用于公、檢、法、司的行政支出,同比2018年預算增長28%,主要是法院支出增加和戒毒人員治療經費從2019年開始由各城區承擔。

(4)教育支出40,568萬元。繼續支持優質教育均衡發展三年攻堅工程,充分挖掘公辦中小學的辦學潛力,擴大辦學規模。同比2018年預算增長14%,主要增長在職教師的政策性增資。

(5)科學技術支出780萬元。支持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完善的孵化平臺,推進創新創業環境優化,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

(6)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335萬元。項目安排主要支持文化惠民工程、文化產業發展、推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7)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25,369萬元。項目安排主要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社會保障服務供給能力;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推進全民創業,以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努力擴大就業。同比2018年預算增長20%,主要增加財政對養老保險的補助以及新增流山洛滿兩鎮后各類社保資金的配套。

(8)衛生健康支出11,451萬元。支持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推進鄉鎮衛生院綜合改革力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同比2018年預算增長14%,主要增加了兩個衛生院的支出。

(9)節能環保支出340萬元

(10)城鄉社區支出14,755萬元。項目安排主要推動花園城市、“美麗柳南·生態鄉村”項目建設,深入推進“颶風”行動。同比2018年預算增長9%,主要增加于環衛及城市建設。

(11)農林水支出7,497萬元。項目安排主要支持推進精準扶貧、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建設,扶持農業生產,嚴格落實河長制。同比2018預算年增長21%,主要增加精準扶貧支出、林場支出、森林調查支出、扶持農業生產。

(12)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567萬元。重點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實體經濟發展,促進企業技改、園區發展、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13)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366萬元,同比增長363%,主要是新增兩個鄉鎮的國土規建環保安監交通站支出。

(14)住房保障支出4,882萬元主要用于職工公積金,農村危改房補助。同比2018年預算增長22%,增加原因為全區預算單位基數增長。

(15)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284萬元,同比2018年增長147%,主要是安全監管事務支出增長。

(16)預備費2,000萬元。

(17)其他支出200萬元

另需說明的情況:2019年安排“三公”經費315萬元,與2018年預算數持平,主要是因為增加了流山洛滿兩個鄉鎮相關單位。八項支出安排112,909萬元。

三、2019年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情況

政府性基金總收入為零。政府性基金總支出為零。

四、2019年區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安排情況

社?;鹗杖腩A算為20,578萬元,上年結余3,382萬元,社?;鹬С鲱A算19,733萬元,收支相抵,滾存結余4,227萬元。

五、2019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暫未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六、完成2019年預算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強化財政收入征管,提高財政保障能力

正確處理減稅降費于依法組織收入的關系,強化財政收入管理,充分發揮財政協稅護稅職能,確保稅收收入應收盡收。加強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稅源的動態分析,密切關注重點稅源變化和稅收繳納情況。加強非稅收入管理,抓好非稅收入的組織工作。同時繼續加大上級補助資金爭取力度,會同相關部門,篩選優質產業項目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積極向上申報轉移支付資金,為重點項目、重大工程實施奠定良好基礎。繼續盤活存量、做優增量,緩解增支壓力。

(二)完善管理機制,提升財政預算管理水平

一是推進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規范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下達、使用、調整各環節。二是繼續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建立支出進度約束機制,壓緊壓實各類支出責任,將支出完成情況與績效考核掛鉤,提高預算執行力。持續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強化預算約束,嚴格按規定用途撥付和使用財政資金,繼續嚴控一般性支出,確保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對年度預算執行較差或存量較大的項目及時壓減金額或調整使用,優化財政資金配置。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發揮專項資金引導、促進作用。三是進一步推進財政信息公開,在公開的內容、形式、力度上都進一步提升。四是全面深入開展預算績效工作,加強預算評價結果運用,完善預算績效考核機制。五是穩步推進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做好國有企業家屬區“三供一業”下放工作。六是加快推進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改革。

(三)突出保障重點,著力辦好民生實事

一是繼續支持教育均衡發展。繼續實施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落實教師隊伍培訓政策,提升教師隊伍軟件素質;落實校園保安政策,加強安全保障。二是持續鞏固精準脫貧成果,加大對精準扶貧工作投入。三是加大城市建設投入,不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城區宜居水平。四是推進基層醫療衛生綜合管理體制改革,提升鄉鎮衛生院綜合服務能力,促進農村衛生事業可持續健康的發展。五是繼續落實稅費減免、社保補貼、援企穩崗等扶持政策,繼續加大為民辦實事投入力度。

(四)發揮財政職能,穩定經濟增長

貫徹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全力支持興實業、穩增長、調結構。一是繼續對工業企業政策扶持,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重點項目及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著力強龍頭聚集群補鏈條,加大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二是加強產業引導,支持突破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著力引導、扶持各重點企業推進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三是繼續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大重大商貿服務業項目推進和新項目引進力度,全力保障實施商貿物流業發展戰略。四是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引進優質民企、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項目入駐柳南,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五是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立足優勢特色產業,聚力建設規?;N養基地為依托、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現代生產要素聚集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們將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努力完成本次會議確定的預算收支目標和各項任務,為推動我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第二部分?2019柳南區政府預算表

詳細內容見附件

第三部分?2019年柳南區本級政府預算情況說明

一、轉移支付執行情況

根據已下發的轉移支付補助文件,結合歷年補助情況,預計2019年上級補助收入58,106萬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54萬元。上級補助收入包含:返還性收入4,180萬元,一般性轉移收入53,921萬元,專項轉移支付5萬元。

二、舉借債務情況說明

我區無債務。

三、“三公”經費增減變動說明

2019年預算安排“三公”經費325萬元(因公出國(境)費用10萬元、公務接待費141萬元、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74萬元),比2018年預算數減少31萬元,同比下降8.7%。其中因公出國(境)費用10萬元,同比增加10萬元,增加100%,增加的原因是組織部新增干部教育培訓選派干部出國留學經費;公務接待費141萬元,同比增加11萬元,增加7.8%,增加原因是流山鎮、落滿鎮劃歸柳南區管轄,相應增加兩鄉鎮的預算經費;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同比減少46萬元,減少100%,減少的原因是政府無購車計劃;車輛運行維護費174萬元,同比減少6萬元,下降3.4%,下降原因是降低公車使用頻率。

四、預算績效工作開展說明

我區開展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以來,嚴格按照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政府績效管理的總體要求,根據柳財預[2014]772號文件要求,深入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以強化預算支出的責任和效率,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目標,積極發揮公共財政的職能作用,探索建立以績效目標實現為導向,以績效評價為手段、以結果應用為保障、以改進預算管理、優化資源配置為目標的預算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政府預算績效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發揮示范引導作用。通過建立規范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流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運行機制,強化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加強績效目標管理,突出重點,建立和完善績效目標申報、審核、批復機制。

第四部分?名詞解釋

(一)政府預算體系 預算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應當保持完整、獨立。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應當與一般公共預算相銜接。

(二)一般公共預算 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三)政府性基金預算 政府性基金預算是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向特定對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特定公共事業發展的收支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應當根據基金項目收入情況和實際支出需要,按基金項目編制,做到以收定支。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對國有資本收益做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應當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資金調入一般公共預算。

(五)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是對社會保險繳款、一般公共預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社會保險的收支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應當按照統籌層次和社會保險項目分別編制,做到收支平衡。

(六)收支兩條線 是指政府對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等財政非稅收入的管理方式,即有關部門取得的非稅收入與發生的支出脫鉤,收入上繳國庫或財政專戶,支出由財政根據各單位履行職能的需要按標準核定的資金管理模式。

(七)均衡性轉移支付 包括以下三個部分:客觀性轉移支付、績效性轉移支付和義務教育教師工資轉移支付。其中客觀性轉移支付由政策性轉移支付、主體功能區轉移支付和退出轉移支付組成。我區均衡性轉移支付的主要目標是調節各地財力差異,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

(八)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根據桂財預[2010]233號《關于建立和完善廣西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的意見》文件精神,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以縣鄉政府實現“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為目標,保障縣鄉政府實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以及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各項民生政策的基本財力需要。自治區根據各地縣級基本財力保障狀況實施獎補,具體內容包括獎勵性激勵、保障性補助、績效考核獎勵三部分。

(九)國庫集中收支制度 該制度將收入收繳和支出撥付由原來通過征收機關和預算單位設立多重賬戶分散運行的方式,改為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資金繳撥主要通過國庫集中收付進行的方式,實現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

(十)公務卡結算制度該制度通過在公務支出領域引入銀行卡載體,建立財政部門和金融部門聯動管理機制,拓寬財政動態監控信息范圍,從機制上解決了現金提取后使用范圍和路徑難以監管的問題,在加強財政財務管理、促進公務支出透明化、防范和治理腐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十一)政府收支分類 是對政府收入和支出進行類別和層次劃分,以全面、準確、清晰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動。政府收支分類科目是編制政府預決算、組織預算執行以及預算單位進行會計明細核算的重要依據。

(十二)政府性債務 政府性債務包括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和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三類。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是指需由財政資金償還的債務,屬政府債務;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是指由政府提供擔保,當某個被擔保人無力償還時,政府需承擔連帶責任的債務;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是指政府不負有法律償還責任,但當債務人出現償債困難時,政府可能需給予一定救助的債務。后兩類債務均應由債務人以自身收入償還,正常情況下無需政府承擔償債責任,屬政府或有債務。

(十三)預算執行動態監控 該制度指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基礎上,通過動態監控系統,對國庫集中支付資金相關信息進行監測、判斷、核實、處理,保障財政資金安全、規范、有效,以達到糾偏、警示目的的預算執行監管工作。

(十四)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是政府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過制定明確的預算支出績效目標,建立規范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對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進行評價,并把評價結果與預算編制和績效問責緊密結合起來的工作過程,是一種以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管理模式。開展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目的就是為順應公共財政管理體制發展需要,破除傳統預算管理“重分配、輕管理,重支出、輕績效”的問題,牢固樹立 “用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問責效為先”的績效管理理念,進一步增強支出責任和效率意識,增強單位支出責任,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優化公共資源配置,節約公共支出成本,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和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十五)糧食直補 是指將通過流通環節對農民的間接補貼改為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按農業稅計面積、或農業稅計稅常產、或糧食種植面積、或與訂單糧食收購掛鉤等方式把糧食風險基金補貼直接落實到種糧農戶手中,實現對種糧農民利益的直接保護,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十六)“一事一議”是指在農村稅費改革這項系統工程中,取消了鄉統籌和改革村提留后,原由鄉統籌和村提留中開支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道路修建、植樹造林、農業綜合開發有關的土地治理項目和村民認為需要興辦的集體生產生活等其他公益事業項目”所需資金,不再固定向農民收取,采取“一事一議”的籌集辦法。

(十七)“中期財政規劃”是指在科學預判未來三年財政收支情況的基礎上,合理確定財政收支政策和重大項目資金安排,逐年滾動管理,實現規劃期內跨年度平衡的預算收支框架。中期財政規劃涵蓋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主要包括五部分內容:一是預測現行政策下財政收支;二是分析現行財政收支政策問題;三是制定財政收支政策改革方案;四是測算改革后財政收支情況;五是評估可能出現的財政風險。中期財政規劃按照三年滾動方式編制,第一年規劃用以指導和約束下一年度預算的編制和執行,后兩年規劃相應指引相應年度預算。改進預算管理和控制,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改革要求,是《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的重要內容,也是2015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預算法的法定要求。

(十八)營改增改革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下簡稱營改增),是指原來征收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為征收增值稅,由原來的地方稅務局負責征管改為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征管,是我國“十二五”時期一項重要的結構性減稅政策。營改增2012年1月1日率先在上海市進行試點。7月25日,國務院決定將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到包括安徽在內的8個省市。2013年4月10日國務院決定進一步將試點范圍擴大至全國,并將廣播影視作品的制作、播映、發行業納入試點。2013年6月13日,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方案》,規定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區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改增試點。自2016年5月1日起,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等全部營業稅納稅人,納入試點范圍,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

六、常用科目的說明

(一)收入類常用科目的說明

1.稅收收入 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規定征收的各類稅收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退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使用和牌照稅、船舶噸稅、車輛購置稅、關稅、耕地占用稅、契稅、其他稅收收入。

2.非稅收入 指除稅收以外,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準公共服務取得并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或準公共需要的財政資金。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捐贈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其他收入。

3.轉移性收入 反映政府的轉移支付以及不同性質資金之間的調撥收入。主要包括:返還性收入、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專項轉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轉移收入、上年結余收入、調入資金、債券轉貸收入、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

(二)支出類常用科目的說明

1.一般公共服務 反映政府提供一般公共服務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大事務、政協事務、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發展與改革事務、統計信息事務、財政事務、稅收事務、審計事務、海關事務、人力資源事務、紀檢監察事務、商貿事務、知識產權事務、民族事務、港澳臺僑事務、市場監督管理事務等。

2.國防反映政府用于國防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現役部隊、國防動員等。

3.公共安全 反映政府維護社會公共安全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武裝警察部隊、公安、國家安全、檢察、法院、司法、監獄、強制隔離戒毒、國家保密等。

4.教育 反映政府教育支出情況。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事務、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廣播電視教育、留學教育、特殊教育、進修及培訓、教育費附加安排的支出等。

5.科學技術 反映用于科學技術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科學技術管理事務、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研究與開發、科技條件與服務、社會科學、科學技術普及、科技交流與合作等。

6.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 反映政府在文化、旅游、文物、體育、廣播影視、電影、新聞出版等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文化和旅游、文物、體育、新聞出版電影等。

7.社會保障和就業 反映政府在社會保障與就業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事務、民政管理事務、補充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企業改革補助、就業補助、撫恤、退役安置、社會福利、殘疾人事業、紅十字事業、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

8.衛生健康 反映政府衛生健康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衛生健康管理事務、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中醫藥、計劃生育事務等。

9.節能環保 反映政府環境保護支出。主要包括:環境保護管理事務、環境監測與監察、污染防治、自然生態保護、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風沙荒漠治理、退牧還草、已墾草原退耕還草等。

10.城鄉社區 反映政府城鄉社區事務支出。主要包括:城鄉社區管理事務、城鄉社區規劃與管理、城鄉社區公共設施、城鄉社區環境衛生、建設市場管理與監督、政府住房基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等。

11.農林水 反映政府農林水事務支出。主要包括:農業、林業和草原、水利、南水北調、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等。

12.交通運輸反映政府交通運輸和郵政業方面的支出。包括公路水路運輸支出、鐵路運輸支出、民用航空運輸支出和郵政業支出等。

13.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反映用于資源勘探、制造業、建筑業、工業信息等方面支出。具體包括:資源勘探業開發、制造業、建筑業、工業和信息產業監管、國有資產監管、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和管理支出等。

14.商業服務業等反映商業服務業等事務的支出。具體包括:商業流通事務、旅游業管理與服務支出等。

15.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 反映政府用于自然資源、海洋、測繪、地震、氣象等公益服務事業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自然資源事務、海洋管理事務、測繪事務等。

16.住房保障反映政府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住房改革支出、城鄉社區住宅支出等。

17.糧油物資儲備 反映政府用于糧油物資儲備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糧油事務、物資事務、能源儲備、糧油儲備等。

18.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反映用于自然災害防治、安全生產監管及應急管理等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應急管理事務、消防食物、地震事務支出等。

19.債務付息 反映用于歸還債務利息所發生的支出。具體包括中央政府國內債務付息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債務付息支出等。

20.債務發行費用 反映用于債務發行兌付費用的支出。具體包括中央政府國內債務發行費用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債務發行費用支出等。

七、有關指標口徑說明

(一)財政總收入

全區財政總收入 包括: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轉移性收入。

(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是指按照現行分稅制財政體制規定,全區各級財政、稅務部門組織征收的財政收入中屬于我區可自主支配的財政收入。

(三)全區組織的財政收入

全區組織的財政收入是指由全區各級財政、稅務部門組織征收的各項財政收入。包括按照現行財政體制規定屬于我區地方財政的收入和屬于中央、自治區財政的收入。

全區組織的財政收入=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全區上劃中央收入+全區上劃自治區收入

(四)上級補助收入

上級補助收入 主要包括:增值稅和消費稅稅收返還收入(即“兩稅”返還)、所得稅基數返還收入、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稅收返還收入、體制補助收入、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收入、民族地區轉移支付補助收入、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收入、結算補助收入、固定數額補助收入、專項補助收入等。

(五)增值稅和消費稅稅收返還收入

增值稅和消費稅稅收返還收入按固定基數返還。

(六)財政支出總計

全區財政支出總計 包括: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轉移性支出。

(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和轉移性支出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務、外交、國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學技術、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節能環保、城鄉社區、農林水、交通運輸、商業服務業等、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住房保障、糧油物資儲備、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其他支出等。

轉移性支出 主要包括:上解支出、調出資金、債務還本支出、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年終結余等。

(八)財政支出年初預算

財政支出年初預算 是指年初各級人大通過的預算數。

(九)財政支出年度預算

財政支出年度預算=年初預算+調整預算調整項


×
×
2019年
柳南區人民政府關于201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9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來源:柳南區人民政府 時間:2019-01-24 17:59


目錄

第一部分?柳南區201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9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第二部分?2019年柳南區政府預算表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表

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

三、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表

四、一般公共預算本級基本支出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表

六、政府一般債務限額和余額情況表

七、政府性基金收入表

八、政府性基金支出表

九、本級政府性基金支出表

十、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表

十一、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和余額情況表

十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表

十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

十四、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

十五、對下安排轉移支付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

十六、社會保險基金收入表

十七、社會保險基金支出表

十八、部門預算支出經濟分類預算表

第三部分?2019年柳南區本級政府預算情況說明

一、2019年柳南區轉移支付預算情況說明

二、2019年柳南區債務情況說明

三、2019年柳南區“三公”經費支出預算情況

四、2019年柳南區預算績效開展情況

第四部分?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柳南區201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9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各位代表:

受區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2018年度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9年財政預算(草案),請予審查,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面對著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的內部壓力,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的監督指導、區政協的民主監督下,認真落實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各項決議,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充分發揮財政職能,堅持穩中求進,深化財稅改革,切實保障民生需要,加強財政監管,財政運行和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以財政發展新成績獻禮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和自治區成立60周年。

一、區本級公共財政預算執行總體情況

(一)組織財政收入完成情況。全區完成組織財政收入459,168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09%,比2017年完成數增加34,398萬元,增長8.1%。順利完成區十二屆人大第三次會議批準的收入計劃。其中: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4,066萬元;上劃中央“兩稅”和所得稅收入294,837萬元,增長43.27%;上劃自治區“五稅”收入41,587萬元,下降28.1%;上劃柳州市收入48,678萬元,下降34.02%。

(二)公共財政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155,241萬元。其中: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4,066萬元;轉移性收入81,175萬元,其中:上級補助收入73,340萬元,上年結余700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7,135萬元。上級補助收入包含返還性收入3,110萬元,一般轉移支付收入49,376萬元,專項轉移支付收入20,854萬元。

全區公共財政總支出155,241萬元。其中: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46,325萬元,上解上級支出8,762萬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54萬元。

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項目執行情況

區本級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4,066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2%。其中:稅收收入63,524萬元,下降18.98%;非稅收入10,542萬元,增長18.03%,非稅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14.23%。稅收收入中:國內增值稅完成28,432萬元,企業所得稅完成6,341萬元,個人所得稅完成2,502萬元,城維稅完成7,562萬元,房產稅完成11,865萬元,資源稅完成1,405萬元,印花稅完成5,347萬元,車船稅完成67萬元,營業稅3萬元。

2.公共財政預算支出項目執行情況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16,901萬元。主要用于黨政機關的正常運行。

(2)國防29萬元。

(3)公共安全6,359萬元,主要用于法院、檢察院、司法局等辦案業務費、裝備費、檢察院一站式檢務大廳、法院審判綜合樓建設工程款等。

(4)教育45,584萬元,主要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要求,落實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發放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以獎代補”資金等。

(5)科學技術883萬元。主要用于公共技術服務孵化平臺建設以及專利發明補助。

(6)文化體育與傳媒630萬元。主要用于發展群眾體育及文體設施建設。

(7)社會保障與就業26,107萬元。主要用于對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農保、城居保的補助。

(8)醫療衛生14,413萬元。主要用于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水平。

(9)節能環保411萬元。

(10)城鄉社區事務15,755萬元。主要用于社區服務場所新建及改擴建、城市執法、城市環境衛生事業的支出。

(11)農林水事務10,997萬元。主要用柳州市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項目建設,通屯道路建設,精準扶貧的產業扶持等。

(12)資源勘測電力信息事務4,206萬元。主要用于招商引資,經濟發展管理責任落實等。

(13)商業服務業1,025萬元

(14)金融支出5萬元

(15)國土資源氣象等事務103萬元。

(16)住房保障2,694萬元。主要是按照公積金管理相關規定用于繳存各類在崗人員的公積金。

(17)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123萬元,該科目為2019年新科目,主要為安全生產監督及各項災害防治支出。

(18)其他支出100萬元。

為同口徑對比2019年預算草案,2018年執行數已按2019年的功能科目調整執行數據。

二、2018年政府性基金執行總體情況

政府性基金總收入為21,233萬元,其中:上級補助基金21,093萬元,上年結余140萬元。主要項目為社區服務場所建設資金383.5萬元,柳南區出入口沿線建筑物景觀提升工程216萬元,農村改廁改廚項目162.45萬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資金20,000萬元。

政府性基金總支出為21,233萬元,收支平衡。

三、2018年社保基金執行總體情況

社?;鹗杖霝?5,141萬元,支出為37,572萬元,收支相抵,滾存結余3,382萬元。

以上有關預算執行的具體情況詳見附件。

(備注:上述預算執行情況數據,均為快報統計數據,在完成決算審查匯總與上級財政結算后會有所變化,最終執行結果以決算數為準)

四、2018年落實區人大決議情況

過去一年,按照柳南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對2018年預算的決議及人大財經委的審查意見,我們全面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堅持依法理財、深化改革,不斷強化財政收支管理,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積極爭取資金支持,綜合財力補助明顯增長。針對我區收支矛盾突出的現實情況,區財政積極向上級財政反映,結合財政體制改革,爭取上級財力支持,2018年全區共爭取上級資金94,433萬元,較2017年(60,286萬元)增加34,147萬元,同比增長56.65 %。其中:獲得均衡性轉移支付9,531萬元,激勵性轉移支付3,789萬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資金20,000萬元。同時各部門結合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其中:螺螄粉小鎮培育經費1000萬元,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經費6700萬元,研學基地建設經費1000萬元,工業園區基建資金1500萬元,宏華蛋雞養殖示范基地建設資金400萬元,有力保證了全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二)優化支出結構,民生保障顯著增強。區政府克服財力不足的困難,在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同時,重點保障各項剛性支出和民生支出。一是落實扶貧資金增量政策,加大扶貧投入,為我區脫貧攻堅提供資金支持,全年安排區本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640萬元,較上年增長36%,結合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全年撥付扶貧專項資金1966.64萬元,同時做好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和監督工作,確保扶貧資金能安全、高效使用。另外撥付257.02萬元用于建檔立卡戶的危房改造、養老保險補助、醫療補助兜底、陽光助學等項目,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支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年撥付教育資金45,584萬元,提高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改善學?;A設施,提高師資水平,推進校園信息化建設,完善教育事業大學區制管理全面推進。三是支持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撥付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財政補助7,127萬元;落實基本公衛補助55元/人,撥付2303萬元專項資金;撥付685萬元落實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和扶助政策;撥付3342萬元推進社區服務用房和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不斷加大社會救助,統籌做好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工作,目前城鎮低保標準提高至605元/人?月,農村低保標準提高至3852元/人?年,低保補助水平均高于自治區平均水平;累計救濟城鄉低保對象2.25萬人次、困難對象1889人次。四是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落實耕地地力補貼資金179萬元,整合征地包干經費1,000萬元用于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螺螄粉小鎮,撥付667萬元用于通屯道路建設。

(三)積極落實穩增長政策,促進產業升級轉型實現新發展。撥付1,515萬元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及柳鋼熔劑項目道路建設,撥付1,370萬元用于支持轄區企業發展及科技創新。撥付486萬元用于培育產業集聚區和扶持限額以上企業,增強第三產業活力。

(四)財政管理體制改革進展順利。一是配合市財政局做好體制改革工作,全面摸清城區收支基數和財力情況。配合市財政局理順托管洛滿鎮、流山鎮財政收支及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二是堅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防范化解政府性債務風險的工作要求,堅決遏制隱性債務。三是加強財政資金的監督管理,尤其是財政扶貧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四是做好洛滿流山兩鎮國有資產的移交工作,按時按計劃完成轄區內的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物業分離移交任務。

總的來看,2018年財政運行基本平穩,各項財政改革工作取得了新進展,但同時,財政運行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在收入增長基礎不穩固,財政增收難度加大,部分支出結構也有待優化,預算約束有待進一步加強;項目前期準備不充分,導致部分專項資金支出較慢、進度不均衡,資金結余規模大的現象仍然存在,財政資金使用績效需進一步提高。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聚焦問題、找準根源、精準發力,切實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2019年財政預算草案

一、財政預算編制指導思想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做好2019年財政經濟工作,既面臨嚴峻挑戰,也面臨重大機遇。一方面,我區轉型升級、結構調整、質量提升的任務艱巨,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的基礎不牢固,加快脫貧攻堅、民生政策提標擴面等剛性支出需求大幅增長,財政收支矛盾更加尖銳;另一方面,持續推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我們將迎難而上、緊抓機遇,堅決履行好財政服務全區高質量發展的使命,科學合理安排2019年預算,更好地統籌資金保障全區重點工作,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根據中央、自治區、柳州市和區委的有關要求,結合我區財政收支形勢,2019年預算編制總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區委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厲行節約,加大財政資金統籌力度,優化支出結構。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全面實施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完善預算管理,推進財政信息公開,提高財政資金透明度,努力構建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為實現“三個率先,兩個建成”戰略目標和建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新柳南提供堅強的財力保障。

二、2019年公共財政預算安排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2019年全區組織財政收入預期目標489,014萬元,增長6.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4,817萬元,增長0.6%;上劃中央“兩稅”收入和所得稅收入307,781萬元,增長4.37%;上劃自治區“四稅”收入64,421萬元,增長53.61%;上劃柳州市收入41,995萬元,下降13.73%。

(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主要安排如下:

全區公共財政總收入安排133,077萬元,其中:當年公共預算收入安排74,817萬元(其中:稅收收入66,498萬元,非稅收入8,319萬元);轉移性收入58260萬元。轉移性收入中,上級補助收入58,106萬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54萬元。上級補助收入包含:返還性收入4,180萬元,一般性轉移收入53,921萬元,專項轉移支付5萬元。

我區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安排133,077萬元,其中: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131,077萬元;上解支出2,000萬元。

(二)公共財政預算支出主要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14,587萬元,同比2018年預算下降10%,主要是減少一般性支出。

(2)國防支出38萬元,同比2018年預算增長153%,主要是增加應征入伍大學生家庭一次性獎勵。

(3)公共安全支出5,058萬元。主要用于公、檢、法、司的行政支出,同比2018年預算增長28%,主要是法院支出增加和戒毒人員治療經費從2019年開始由各城區承擔。

(4)教育支出40,568萬元。繼續支持優質教育均衡發展三年攻堅工程,充分挖掘公辦中小學的辦學潛力,擴大辦學規模。同比2018年預算增長14%,主要增長在職教師的政策性增資。

(5)科學技術支出780萬元。支持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完善的孵化平臺,推進創新創業環境優化,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

(6)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335萬元。項目安排主要支持文化惠民工程、文化產業發展、推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7)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25,369萬元。項目安排主要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社會保障服務供給能力;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推進全民創業,以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努力擴大就業。同比2018年預算增長20%,主要增加財政對養老保險的補助以及新增流山洛滿兩鎮后各類社保資金的配套。

(8)衛生健康支出11,451萬元。支持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推進鄉鎮衛生院綜合改革力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同比2018年預算增長14%,主要增加了兩個衛生院的支出。

(9)節能環保支出340萬元

(10)城鄉社區支出14,755萬元。項目安排主要推動花園城市、“美麗柳南·生態鄉村”項目建設,深入推進“颶風”行動。同比2018年預算增長9%,主要增加于環衛及城市建設。

(11)農林水支出7,497萬元。項目安排主要支持推進精準扶貧、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建設,扶持農業生產,嚴格落實河長制。同比2018預算年增長21%,主要增加精準扶貧支出、林場支出、森林調查支出、扶持農業生產。

(12)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567萬元。重點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實體經濟發展,促進企業技改、園區發展、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13)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366萬元,同比增長363%,主要是新增兩個鄉鎮的國土規建環保安監交通站支出。

(14)住房保障支出4,882萬元主要用于職工公積金,農村危改房補助。同比2018年預算增長22%,增加原因為全區預算單位基數增長。

(15)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284萬元,同比2018年增長147%,主要是安全監管事務支出增長。

(16)預備費2,000萬元。

(17)其他支出200萬元

另需說明的情況:2019年安排“三公”經費315萬元,與2018年預算數持平,主要是因為增加了流山洛滿兩個鄉鎮相關單位。八項支出安排112,909萬元。

三、2019年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情況

政府性基金總收入為零。政府性基金總支出為零。

四、2019年區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安排情況

社保基金收入預算為20,578萬元,上年結余3,382萬元,社保基金支出預算19,733萬元,收支相抵,滾存結余4,227萬元。

五、2019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暫未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六、完成2019年預算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強化財政收入征管,提高財政保障能力

正確處理減稅降費于依法組織收入的關系,強化財政收入管理,充分發揮財政協稅護稅職能,確保稅收收入應收盡收。加強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稅源的動態分析,密切關注重點稅源變化和稅收繳納情況。加強非稅收入管理,抓好非稅收入的組織工作。同時繼續加大上級補助資金爭取力度,會同相關部門,篩選優質產業項目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積極向上申報轉移支付資金,為重點項目、重大工程實施奠定良好基礎。繼續盤活存量、做優增量,緩解增支壓力。

(二)完善管理機制,提升財政預算管理水平

一是推進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規范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下達、使用、調整各環節。二是繼續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建立支出進度約束機制,壓緊壓實各類支出責任,將支出完成情況與績效考核掛鉤,提高預算執行力。持續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強化預算約束,嚴格按規定用途撥付和使用財政資金,繼續嚴控一般性支出,確保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對年度預算執行較差或存量較大的項目及時壓減金額或調整使用,優化財政資金配置。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發揮專項資金引導、促進作用。三是進一步推進財政信息公開,在公開的內容、形式、力度上都進一步提升。四是全面深入開展預算績效工作,加強預算評價結果運用,完善預算績效考核機制。五是穩步推進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做好國有企業家屬區“三供一業”下放工作。六是加快推進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改革。

(三)突出保障重點,著力辦好民生實事

一是繼續支持教育均衡發展。繼續實施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落實教師隊伍培訓政策,提升教師隊伍軟件素質;落實校園保安政策,加強安全保障。二是持續鞏固精準脫貧成果,加大對精準扶貧工作投入。三是加大城市建設投入,不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城區宜居水平。四是推進基層醫療衛生綜合管理體制改革,提升鄉鎮衛生院綜合服務能力,促進農村衛生事業可持續健康的發展。五是繼續落實稅費減免、社保補貼、援企穩崗等扶持政策,繼續加大為民辦實事投入力度。

(四)發揮財政職能,穩定經濟增長

貫徹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全力支持興實業、穩增長、調結構。一是繼續對工業企業政策扶持,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重點項目及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著力強龍頭聚集群補鏈條,加大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二是加強產業引導,支持突破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著力引導、扶持各重點企業推進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三是繼續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大重大商貿服務業項目推進和新項目引進力度,全力保障實施商貿物流業發展戰略。四是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引進優質民企、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項目入駐柳南,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五是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立足優勢特色產業,聚力建設規?;N養基地為依托、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現代生產要素聚集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們將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努力完成本次會議確定的預算收支目標和各項任務,為推動我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第二部分?2019柳南區政府預算表

詳細內容見附件

第三部分?2019年柳南區本級政府預算情況說明

一、轉移支付執行情況

根據已下發的轉移支付補助文件,結合歷年補助情況,預計2019年上級補助收入58,106萬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54萬元。上級補助收入包含:返還性收入4,180萬元,一般性轉移收入53,921萬元,專項轉移支付5萬元。

二、舉借債務情況說明

我區無債務。

三、“三公”經費增減變動說明

2019年預算安排“三公”經費325萬元(因公出國(境)費用10萬元、公務接待費141萬元、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74萬元),比2018年預算數減少31萬元,同比下降8.7%。其中因公出國(境)費用10萬元,同比增加10萬元,增加100%,增加的原因是組織部新增干部教育培訓選派干部出國留學經費;公務接待費141萬元,同比增加11萬元,增加7.8%,增加原因是流山鎮、落滿鎮劃歸柳南區管轄,相應增加兩鄉鎮的預算經費;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同比減少46萬元,減少100%,減少的原因是政府無購車計劃;車輛運行維護費174萬元,同比減少6萬元,下降3.4%,下降原因是降低公車使用頻率。

四、預算績效工作開展說明

我區開展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以來,嚴格按照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政府績效管理的總體要求,根據柳財預[2014]772號文件要求,深入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以強化預算支出的責任和效率,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目標,積極發揮公共財政的職能作用,探索建立以績效目標實現為導向,以績效評價為手段、以結果應用為保障、以改進預算管理、優化資源配置為目標的預算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政府預算績效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發揮示范引導作用。通過建立規范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流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運行機制,強化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加強績效目標管理,突出重點,建立和完善績效目標申報、審核、批復機制。

第四部分?名詞解釋

(一)政府預算體系 預算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應當保持完整、獨立。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應當與一般公共預算相銜接。

(二)一般公共預算 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三)政府性基金預算 政府性基金預算是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向特定對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特定公共事業發展的收支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應當根據基金項目收入情況和實際支出需要,按基金項目編制,做到以收定支。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對國有資本收益做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應當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資金調入一般公共預算。

(五)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是對社會保險繳款、一般公共預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社會保險的收支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應當按照統籌層次和社會保險項目分別編制,做到收支平衡。

(六)收支兩條線 是指政府對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等財政非稅收入的管理方式,即有關部門取得的非稅收入與發生的支出脫鉤,收入上繳國庫或財政專戶,支出由財政根據各單位履行職能的需要按標準核定的資金管理模式。

(七)均衡性轉移支付 包括以下三個部分:客觀性轉移支付、績效性轉移支付和義務教育教師工資轉移支付。其中客觀性轉移支付由政策性轉移支付、主體功能區轉移支付和退出轉移支付組成。我區均衡性轉移支付的主要目標是調節各地財力差異,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

(八)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根據桂財預[2010]233號《關于建立和完善廣西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的意見》文件精神,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以縣鄉政府實現“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為目標,保障縣鄉政府實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以及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各項民生政策的基本財力需要。自治區根據各地縣級基本財力保障狀況實施獎補,具體內容包括獎勵性激勵、保障性補助、績效考核獎勵三部分。

(九)國庫集中收支制度 該制度將收入收繳和支出撥付由原來通過征收機關和預算單位設立多重賬戶分散運行的方式,改為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資金繳撥主要通過國庫集中收付進行的方式,實現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

(十)公務卡結算制度該制度通過在公務支出領域引入銀行卡載體,建立財政部門和金融部門聯動管理機制,拓寬財政動態監控信息范圍,從機制上解決了現金提取后使用范圍和路徑難以監管的問題,在加強財政財務管理、促進公務支出透明化、防范和治理腐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十一)政府收支分類 是對政府收入和支出進行類別和層次劃分,以全面、準確、清晰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動。政府收支分類科目是編制政府預決算、組織預算執行以及預算單位進行會計明細核算的重要依據。

(十二)政府性債務 政府性債務包括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和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三類。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是指需由財政資金償還的債務,屬政府債務;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是指由政府提供擔保,當某個被擔保人無力償還時,政府需承擔連帶責任的債務;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是指政府不負有法律償還責任,但當債務人出現償債困難時,政府可能需給予一定救助的債務。后兩類債務均應由債務人以自身收入償還,正常情況下無需政府承擔償債責任,屬政府或有債務。

(十三)預算執行動態監控 該制度指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基礎上,通過動態監控系統,對國庫集中支付資金相關信息進行監測、判斷、核實、處理,保障財政資金安全、規范、有效,以達到糾偏、警示目的的預算執行監管工作。

(十四)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是政府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過制定明確的預算支出績效目標,建立規范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對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進行評價,并把評價結果與預算編制和績效問責緊密結合起來的工作過程,是一種以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管理模式。開展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目的就是為順應公共財政管理體制發展需要,破除傳統預算管理“重分配、輕管理,重支出、輕績效”的問題,牢固樹立 “用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問責效為先”的績效管理理念,進一步增強支出責任和效率意識,增強單位支出責任,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優化公共資源配置,節約公共支出成本,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和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十五)糧食直補 是指將通過流通環節對農民的間接補貼改為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按農業稅計面積、或農業稅計稅常產、或糧食種植面積、或與訂單糧食收購掛鉤等方式把糧食風險基金補貼直接落實到種糧農戶手中,實現對種糧農民利益的直接保護,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十六)“一事一議”是指在農村稅費改革這項系統工程中,取消了鄉統籌和改革村提留后,原由鄉統籌和村提留中開支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道路修建、植樹造林、農業綜合開發有關的土地治理項目和村民認為需要興辦的集體生產生活等其他公益事業項目”所需資金,不再固定向農民收取,采取“一事一議”的籌集辦法。

(十七)“中期財政規劃”是指在科學預判未來三年財政收支情況的基礎上,合理確定財政收支政策和重大項目資金安排,逐年滾動管理,實現規劃期內跨年度平衡的預算收支框架。中期財政規劃涵蓋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主要包括五部分內容:一是預測現行政策下財政收支;二是分析現行財政收支政策問題;三是制定財政收支政策改革方案;四是測算改革后財政收支情況;五是評估可能出現的財政風險。中期財政規劃按照三年滾動方式編制,第一年規劃用以指導和約束下一年度預算的編制和執行,后兩年規劃相應指引相應年度預算。改進預算管理和控制,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改革要求,是《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的重要內容,也是2015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預算法的法定要求。

(十八)營改增改革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下簡稱營改增),是指原來征收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為征收增值稅,由原來的地方稅務局負責征管改為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征管,是我國“十二五”時期一項重要的結構性減稅政策。營改增2012年1月1日率先在上海市進行試點。7月25日,國務院決定將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到包括安徽在內的8個省市。2013年4月10日國務院決定進一步將試點范圍擴大至全國,并將廣播影視作品的制作、播映、發行業納入試點。2013年6月13日,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方案》,規定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區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改增試點。自2016年5月1日起,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等全部營業稅納稅人,納入試點范圍,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

六、常用科目的說明

(一)收入類常用科目的說明

1.稅收收入 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規定征收的各類稅收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退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使用和牌照稅、船舶噸稅、車輛購置稅、關稅、耕地占用稅、契稅、其他稅收收入。

2.非稅收入 指除稅收以外,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準公共服務取得并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或準公共需要的財政資金。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捐贈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其他收入。

3.轉移性收入 反映政府的轉移支付以及不同性質資金之間的調撥收入。主要包括:返還性收入、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專項轉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轉移收入、上年結余收入、調入資金、債券轉貸收入、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

(二)支出類常用科目的說明

1.一般公共服務 反映政府提供一般公共服務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大事務、政協事務、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發展與改革事務、統計信息事務、財政事務、稅收事務、審計事務、海關事務、人力資源事務、紀檢監察事務、商貿事務、知識產權事務、民族事務、港澳臺僑事務、市場監督管理事務等。

2.國防反映政府用于國防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現役部隊、國防動員等。

3.公共安全 反映政府維護社會公共安全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武裝警察部隊、公安、國家安全、檢察、法院、司法、監獄、強制隔離戒毒、國家保密等。

4.教育 反映政府教育支出情況。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事務、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廣播電視教育、留學教育、特殊教育、進修及培訓、教育費附加安排的支出等。

5.科學技術 反映用于科學技術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科學技術管理事務、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研究與開發、科技條件與服務、社會科學、科學技術普及、科技交流與合作等。

6.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 反映政府在文化、旅游、文物、體育、廣播影視、電影、新聞出版等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文化和旅游、文物、體育、新聞出版電影等。

7.社會保障和就業 反映政府在社會保障與就業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事務、民政管理事務、補充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企業改革補助、就業補助、撫恤、退役安置、社會福利、殘疾人事業、紅十字事業、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

8.衛生健康 反映政府衛生健康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衛生健康管理事務、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中醫藥、計劃生育事務等。

9.節能環保 反映政府環境保護支出。主要包括:環境保護管理事務、環境監測與監察、污染防治、自然生態保護、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風沙荒漠治理、退牧還草、已墾草原退耕還草等。

10.城鄉社區 反映政府城鄉社區事務支出。主要包括:城鄉社區管理事務、城鄉社區規劃與管理、城鄉社區公共設施、城鄉社區環境衛生、建設市場管理與監督、政府住房基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等。

11.農林水 反映政府農林水事務支出。主要包括:農業、林業和草原、水利、南水北調、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等。

12.交通運輸反映政府交通運輸和郵政業方面的支出。包括公路水路運輸支出、鐵路運輸支出、民用航空運輸支出和郵政業支出等。

13.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反映用于資源勘探、制造業、建筑業、工業信息等方面支出。具體包括:資源勘探業開發、制造業、建筑業、工業和信息產業監管、國有資產監管、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和管理支出等。

14.商業服務業等反映商業服務業等事務的支出。具體包括:商業流通事務、旅游業管理與服務支出等。

15.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 反映政府用于自然資源、海洋、測繪、地震、氣象等公益服務事業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自然資源事務、海洋管理事務、測繪事務等。

16.住房保障反映政府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住房改革支出、城鄉社區住宅支出等。

17.糧油物資儲備 反映政府用于糧油物資儲備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糧油事務、物資事務、能源儲備、糧油儲備等。

18.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反映用于自然災害防治、安全生產監管及應急管理等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應急管理事務、消防食物、地震事務支出等。

19.債務付息 反映用于歸還債務利息所發生的支出。具體包括中央政府國內債務付息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債務付息支出等。

20.債務發行費用 反映用于債務發行兌付費用的支出。具體包括中央政府國內債務發行費用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債務發行費用支出等。

七、有關指標口徑說明

(一)財政總收入

全區財政總收入 包括: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轉移性收入。

(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是指按照現行分稅制財政體制規定,全區各級財政、稅務部門組織征收的財政收入中屬于我區可自主支配的財政收入。

(三)全區組織的財政收入

全區組織的財政收入是指由全區各級財政、稅務部門組織征收的各項財政收入。包括按照現行財政體制規定屬于我區地方財政的收入和屬于中央、自治區財政的收入。

全區組織的財政收入=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全區上劃中央收入+全區上劃自治區收入

(四)上級補助收入

上級補助收入 主要包括:增值稅和消費稅稅收返還收入(即“兩稅”返還)、所得稅基數返還收入、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稅收返還收入、體制補助收入、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收入、民族地區轉移支付補助收入、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收入、結算補助收入、固定數額補助收入、專項補助收入等。

(五)增值稅和消費稅稅收返還收入

增值稅和消費稅稅收返還收入按固定基數返還。

(六)財政支出總計

全區財政支出總計 包括: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轉移性支出。

(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和轉移性支出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務、外交、國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學技術、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節能環保、城鄉社區、農林水、交通運輸、商業服務業等、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住房保障、糧油物資儲備、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其他支出等。

轉移性支出 主要包括:上解支出、調出資金、債務還本支出、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年終結余等。

(八)財政支出年初預算

財政支出年初預算 是指年初各級人大通過的預算數。

(九)財政支出年度預算

財政支出年度預算=年初預算+調整預算調整項

主辦單位:柳南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柳南區發展和改革局
地址:柳州市柳南區潭中西路10號柳南區政府元信大樓11樓
電話:0772-3725701 郵箱:lnqfgj@163.com
網站標識碼:4502040001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2020| 国自产拍 高清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洗澡|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动漫|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色视频|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免费观看| 亚洲色图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视| 精品日韩99亚洲的在线发布|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网友偷拍日韩精品|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 99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毛卡片|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精品麻豆国产色欲色欲色欲www |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va一区二区三区| 宅男宅女精品国产av天堂|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